厄爾尼諾現象重創亞洲農作物產量

外匯交易商評測 2025-07-23 03:31:14 659

厄爾尼諾現象不斷加劇,厄爾導致8月亞洲地區的尼諾農作異常天氣頻發,給穀物和油籽作物帶來了巨大的現象損失。而9月降雨量減少可能將進一步威脅亞洲農作物的重創產量。

澳大利亞是亞洲全球第二大小麥出口國,印度是物產全球最大的外匯跟單平台全球最大的穀物出口國。氣象學家和分析師稱,厄爾由於澳大利亞遭遇乾旱天氣,尼諾農作全球小麥的現象產量預期被下調。而印度的重創雨季降雨量較低,導致包括大米在內的亞洲農作物產量減少。

與此同時,物產世界上使用最廣泛的厄爾棕櫚油,可能會因爲東南亞降雨不足被迫削減供應。尼諾農作而作爲玉米、現象TR外匯2022年還能繼續嗎大豆最大進口國的中國,同樣存在極端天氣導致的糧食產量減產風險。

氣候數據分析平臺Maxar Technologies的氣象學家Chris Hyde稱,亞洲今年的天氣模式與厄爾尼諾現象有關,部分地區正處於全面的厄爾尼諾天氣中,今年年底這種情況可能會進一步加劇。

印度氣象部門的高級官員表示,厄爾尼諾的影響超出預期,近期降雨數據表明印度正在經歷有記錄以來最乾旱的8月,而這對需要降雨的水稻、甘蔗、大豆和玉米等夏季作物,造成了致命的影響。印度大米出口量佔全球出口總量的40%,近期該國政府的大米出口禁令,導致大米價格飆升至15年高點。

由於主要產區8月份降雨不足,分析師四年來首次下調了澳大利亞的小麥產量預估。農業經紀公司IKON Commodities諮詢服務主管Ole Houe指出,澳大利亞小麥產量比最初預估低300萬噸,如果幹旱持續到9月,則小麥產量可能會進一步下降。過去三年,澳大利亞小麥連續豐收,增加了對中國、印尼和日本等主要進口國的供應。

Hyde稱,印度、澳洲等地區的降雨量是平均水平的50%到70%,而印尼東部和泰國大部分地區過去一個多月幾乎沒有下雨。嚴重的乾旱或缺少降雨,使得東南亞水稻、棕櫚油、甘蔗和咖啡等作物產量下降明顯。

World Weather Inc.總裁Drew Lerner指出,儘管厄爾尼諾現象並未直接影響美國,但美國的玉米和大豆等作物仍然受到了乾旱天氣的影響。

風險提示及免責條款

市場有風險,投資需謹慎。本文不構成個人投資建議,也未考慮到個別用戶特殊的投資目標、財務狀況或需要。用戶應考慮本文中的任何意見、觀點或結論是否符合其特定狀況。據此投資,責任自負。

本文地址:https://www.chtscam.com/html/09e199989.html
版权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本文系作者授权发表,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全站热门

銀行利潤可能阻礙中國央行進一步降息

江恩角度線在外匯交易中的應用及風險管理技巧

外匯交易入門:如何開始外匯交易

歐洲車企力拼EV市場:雷諾Ampere IPO或估值高達100億歐元

隨着通脹壓力減緩,加拿大央行預計將在本週三再次下調利率

英國最大防務公司BAE上調年度利潤預期

TMGM出入金詳解:安全快速的操作流程

Meta財報喜人,收入超預期

友情链接

客服(telegram):@fxscam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