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消費者趨謹慎,經濟下行風險加劇

最新經濟數據顯示,美國消費者支出放緩趨勢日益明顯,趨謹這不僅加劇了對美國經濟增長的慎經擔憂,也可能影響全球經濟走勢。濟下劇
消費增長低迷,行風險加經濟承壓
週一公佈的美消十大可靠度外匯交易商數據顯示,美國2月零售銷售環比僅增長0.2%,趨謹遠低於市場預期的慎經0.7%。消費者的濟下劇謹慎情緒逐步顯現,非必需品銷售疲軟,行風險加更多資金流向生活必需品。美消值得注意的趨謹是,這已是慎經連續第二個月實際經濟數據驗證消費者情緒指數的悲觀預測。
導致消費降溫的濟下劇主要因素包括通脹壓力的不確定性、聯邦政府裁員、行風險加股市波動以及特朗普政府頻繁調整的關稅政策。數據顯示,美國消費者信心指數已連續三個月下滑,3月初的降幅尤爲明顯,較2月下降11%。雖然過去幾年消費者信心與實際支出之間的如何選擇合適的外匯交易商關聯度不高,但目前消費情緒的下滑正逐步轉化爲實際消費減少,尤其是非必需消費品市場預計將持續低迷。惠譽評級預計,到2025年,消費者將更加謹慎,並傾向於價值導向的消費決策。
經濟增長預期下調,美聯儲決策受關注
消費支出一直是美國經濟的重要支撐,而最新數據表明,今年美國經濟增長將受到更大壓力。製造業同樣表現疲弱,紐約聯儲3月初公佈的帝國製造業指數大幅下降,顯示製造業活動放緩。受此影響,亞特蘭大聯儲GDPNow模型已將美國第一季度經濟增速預期從-1.6%下調至-2.1%。美國經濟分析局計劃於4月30日發佈第一季度GDP初步數據,美聯儲也將在本週三更新經濟預測,投資者將密切關注決策者對經濟前景的最新評估。
然而,一些經濟學家認爲,美國經濟雖然放緩,但目前尚未出現全面衰退的跡象。威廉布萊爾公司宏觀分析師Richard de Chazal指出,美國經濟增長放緩的起點較爲穩健。疫情期間,大部分家庭減少債務並積累儲蓄,同時勞動力市場保持緊張,居民收入也有所上升。Chazal表示:“儘管經濟增長可能進一步放緩,但只要沒有嚴重的資產負債表衝擊,或財政、貨幣政策未急劇收緊,美國短期內陷入全面衰退的可能性仍較低。然而,下行風險正顯著增加。”
全球經濟面臨連鎖反應
美國經濟增長放緩不僅影響本土市場,也可能波及全球經濟。正如經濟學界流傳的諺語所言,“美國一打噴嚏,全球就感冒”。特朗普政府推行的貿易政策,尤其是關稅調整,不僅可能抑制全球經濟增長,還可能推高通脹水平。
經濟合作與發展組織(OECD)週一發佈的報告預測,受美國、巴西、加拿大和墨西哥等主要經濟體增長放緩影響,2025年全球經濟增速將從2024年的3.2%降至3.1%,並在2026年進一步下降至3%。此外,該組織預計,美國與加拿大、墨西哥之間的雙邊關稅將在4月上升25%。若關稅僅限於部分商品或增幅較低,這些經濟體的增長前景可能稍顯樂觀,通脹壓力也將有所緩解。
報告強調,政策不確定性上升將導致企業和家庭推遲長期投資及耐用品消費決策,這對全球經濟而言是一個巨大的風險。隨着美國消費降溫、製造業低迷,以及貿易政策帶來的不確定性增加,未來全球經濟增長或將面臨更大挑戰。


市場有風險,投資需謹慎。本文不構成個人投資建議,也未考慮到個別用戶特殊的投資目標、財務狀況或需要。用戶應考慮本文中的任何意見、觀點或結論是否符合其特定狀況。據此投資,責任自負。
本文地址:https://www.chtscam.com/html/11f9199897.html
版權聲明
本文僅代表作者觀點,不代表本站立場。
本文係作者授權發表,未經許可,不得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