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盤原油價格由強轉弱,短期震盪加劇,2025年是否仍存上行潛力?

本週四,內盤原油價格從強勢轉爲疲弱,原油由強國內原油期貨價格跌至607元/桶附近,價格加劇而國際油價則保持上漲勢頭。轉弱震盪截至收盤,短期WTI原油期貨結算價上漲0.82%,仍存中央曝光外匯天眼報73.92美元/桶;布倫特原油期貨上漲1%,上行收於76.92美元/桶。潛力
近期油價上漲的內盤年否主要驅動因素
去年12月以來,國內外原油價格持續震盪上行,原油由強主要受到多重因素的價格加劇推動。海證期貨能化研究員鄭夢琦分析指出,轉弱震盪以下幾點是短期近期油價上漲的關鍵原因:
- 寒冷天氣與供應緊張
俄羅斯與烏克蘭輸氣協議的終止、美國冬季風暴導致的仍存井口凍結及管道運輸中斷,推動天然氣價格上漲,上行間接支撐原油價格。 - 政策影響
拜登政府1月6日宣佈永久禁止在大西洋和太平洋部分海域開發石油和天然氣,外匯平台監理查詢這一行政令覆蓋6.25億英畝的海洋區域,對原油價格構成利好。 - OPEC+產量調整
OPEC在2024年12月的原油產量環比減少5萬桶/天,沙特上調銷往亞洲的原油價格,同時俄羅斯12月產量低於OPEC+目標,這些因素均提振了油價。 - 地緣政治風險
特朗普近期強硬表態涉及地緣經濟的多項議題,進一步加劇市場不確定性,爲原油價格提供了額外支撐。
短期價格疲軟的原因
鄭夢琦指出,儘管前期利多因素集中釋放推動油價上漲,但隨着天然氣價格回落和需求端疲軟,油價上行動力減弱。此外,EIA數據顯示,美國原油庫存小幅下降,但汽油和精煉油庫存大幅增加,反映出市場需求不足。
未來油價走勢展望
展望2025年,原油價格的走勢仍存在不確定性。國泰君安期貨首席分析師黃柳楠認爲,儘管近期內盤原油價格在人民幣匯率貶值、倉單下滑的背景下表現強於外盤,但隨着價差估值回升至歷史高位,以及二季度增產預期帶來的累庫效應,原油上方空間可能有限。
- 春節前策略
春節假期期間,外盤油價波動風險較大,建議投資者以震盪思路爲主,關注期權策略而非單邊行情。 - 全年策略
OPEC+增產節奏的不確定性,使得市場難以形成流暢的單邊走勢。若4月開始增產,上半年供給過剩的概率較大。黃柳楠建議,單邊策略優先考慮空頭配置。 - 區域市場分化
亞洲與歐美煉能差異可能導致內外盤價差進一步走擴,亞太地區煉能投放增加或使SC原油價格相對強勢,構成潛在利好。
市場關注的關鍵點
隨着特朗普1月20日就職後政策的不確定性逐步消解,市場對全球貿易摩擦和伊朗問題的認知或將更爲清晰。同時,中國內需的增長潛力和市場預期的明朗化可能進一步影響油價波動。鄭夢琦提醒投資者,應持續關注政策變化與市場供需數據,謹慎制定投資策略。


市場有風險,投資需謹慎。本文不構成個人投資建議,也未考慮到個別用戶特殊的投資目標、財務狀況或需要。用戶應考慮本文中的任何意見、觀點或結論是否符合其特定狀況。據此投資,責任自負。
本文地址:https://www.chtscam.com/html/16d1499969.html
版權聲明
本文僅代表作者觀點,不代表本站立場。
本文係作者授權發表,未經許可,不得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