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軟股價再創歷史新高,傳將裁員數千人以緩解AI投入成本壓力

微軟股價創新高,或裁員數千以平衡AI投入
在生成式人工智能成爲科技巨頭的股價新戰場之際,微軟正面臨如何在大規模投入與保持盈利之間取得平衡的再創挑戰。據多家媒體6月最新報道,歷史力微軟預計將於下月初正式宣佈大規模裁員計劃,新高涉及崗位可能高達數千個。傳將裁員什麼叫外匯存底
股價創歷史高位,數千裁員傳聞助推上漲
儘管美股大盤週三呈現衝高回落態勢,人緩入成微軟股價卻逆勢上漲0.5%,本壓報收480.24美元,微軟再創收盤歷史新高。股價此次上漲部分受到裁員消息影響,再創市場普遍認爲這是歷史力微軟爲保持盈利能力、應對AI帶來的新高高投入所做出的調整。
據統計,傳將裁員美國外匯經紀商微軟股價年初至今已上漲14%,在“七巨頭”科技股中表現尤爲亮眼,進一步鞏固其在美股市場的龍頭地位。
擬裁數千崗位,銷售部門首當其衝
據知情人士透露,此輪裁員重點可能集中在銷售、市場等非核心技術崗位,總裁員人數或達6000人,佔微軟全球22.8萬員工中的約3%。若該數據屬實,這將成爲微軟自2023年裁員1萬人以來規模最大的一次人事調整。
早在一個月前,已有內部傳出類似的裁員風聲,此次消息進一步坐實預期。
高投入壓縮利潤,科技巨頭集體瘦身
微軟並非孤例。在AI競賽白熱化的背景下,谷歌母公司Alphabet、亞馬遜等科技巨頭均已啓動“精簡開支”計劃。上週,谷歌便推出多個部門的“自願離職方案”,涉及工程、市場、信息等多個團隊。
據微軟4月財報顯示,該公司計劃在2025財年在AI基礎設施上投入高達800億美元。分析人士指出,如此龐大的投入勢必對公司利潤率形成壓力。
D.A. Davidson分析師吉爾•盧里亞甚至直言,若維持當前投資強度,微軟未來每年或需裁員1萬人以上,才能維持財務穩健。
裁員背後的市場邏輯
科技巨頭在推進AI戰略同時所採取的裁員行動,反映了當前行業普遍面臨的結構性問題——AI戰略雖充滿前景,但需要高昂資本投入,而傳統收入渠道和利潤空間卻面臨瓶頸。
因此,削減冗餘崗位,調整成本結構,成爲當下多數科技企業不得不做出的權衡選擇。對微軟而言,這不僅是一場對未來技術主導權的投資戰,也是一場對現金流與股東回報率的平衡術。
市場有風險,投資需謹慎。本文不構成個人投資建議,也未考慮到個別用戶特殊的投資目標、財務狀況或需要。用戶應考慮本文中的任何意見、觀點或結論是否符合其特定狀況。據此投資,責任自負。
本文地址:https://www.chtscam.com/html/45b8099874.html
版權聲明
本文僅代表作者觀點,不代表本站立場。
本文係作者授權發表,未經許可,不得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