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朗普施壓哈佛限招國際生

美國總統特朗普本週加大對哈佛大學的政治施壓,要求這所常春藤盟校將國際學生比例壓縮至不超過總數的普施15%,理由是壓哈當前比例過高擠壓了本土學生的就學機會,並聲稱哈佛在“自我傷害”。佛限
在華盛頓時間週三於白宮發表的招國講話中,特朗普批評哈佛目前國際生比例過高,際生外匯學習並表示:“我認爲他們的特朗上限可能應該設在15%左右,而不是普施現在的31%。我們有很多美國學生想讀哈佛,壓哈但因爲國際學生佔了位置,佛限他們就讀不了。招國”
哈佛大學尚未就特朗普言論作出公開回應。際生不過根據學校數據,特朗目前約有6,普施800名學生來自美國以外國家,佔全體學生的壓哈外匯交易商和外匯經紀商區別27%,而2006年這一比例僅爲約20%。此外,包括研究人員、非學位項目參與者及其家屬在內,哈佛校園中目前有超過1萬名國際人士。
批哈佛“對抗政府” 贊哥大“尋求合作”
此次發言正值特朗普政府全面收緊高等教育政策、打擊校園反猶主義情緒之際。白宮方面曾凍結對哈佛的聯邦資助,並試圖阻止其進一步招收國際學生,但法院日前裁定,暫緩實施該禁令。
特朗普在發言中還將哈佛與哥倫比亞大學相提並論,稱哥大已“與我們合作,尋找解決方案”,而哈佛則“執意對抗”,“表現得自己很聰明,結果就是被狠狠教訓了一頓”。
他補充說:“我最不想做的事情就是傷害哈佛。但他們是在自我傷害。他們必須明白,合作比對抗更有意義。”
政策背後的政治意圖與爭議
儘管特朗普強調其施壓是出於教育公平和國家安全的考量,他同時表明,對國際學生的態度也涉及政治層面的判斷。“我想確保外國學生是熱愛我們國家的人。”特朗普表示。
不過,批評者認爲,此舉可能損害美國高等教育的國際聲譽,並可能激化種族、身份與言論自由方面的爭議。分析人士指出,特朗普政府以反猶主義爲名提出的高校改革舉措,可能具有更廣泛的政治考量。
目前,隨着大選臨近,特朗普對精英學術機構的政策和言論正逐漸成爲美國國內輿論與黨派鬥爭的一個焦點。


市場有風險,投資需謹慎。本文不構成個人投資建議,也未考慮到個別用戶特殊的投資目標、財務狀況或需要。用戶應考慮本文中的任何意見、觀點或結論是否符合其特定狀況。據此投資,責任自負。
本文地址:https://www.chtscam.com/html/69b9999831.html
版權聲明
本文僅代表作者觀點,不代表本站立場。
本文係作者授權發表,未經許可,不得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