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聯儲本週降息後或放緩步伐,中美利差創歷史新高,未來降息路徑不確定

美聯儲將在本週四的會議上大概率宣佈降息25個基點(BP),這標誌着美聯儲繼續執行其寬鬆貨幣政策的儲本差創步伐。然而,週降隨着美國經濟穩步增長及特朗普政府可能推行的息後新高政策改變,市場對美聯儲未來降息的或放緩步預期變得更加模糊。未來美聯儲的伐中全球十大正規外匯排名降息路徑面臨不確定性,可能會逐步放緩降息速度。歷史路徑
巴克萊銀行和其他分析機構普遍認爲,未來儘管美聯儲本週的降息降息幾乎已成定局,但在經濟持續增長的不確背景下,進一步降息的美聯美利理由可能變得不再那麼迫切。《華爾街日報》記者Nick Timiraos指出,儲本差創投資者普遍預計美聯儲將在12月會議上降息,週降但如果經濟繼續穩健增長,息後新高降息的或放緩步頻率和幅度可能會下降。渣打全球首席策略師Eric Robertsen表示,2025年降息幅度的市場預期從最初的130基點下調到不到50基點,這表明市場已經意識到美聯儲降息步伐放緩的可能性。
美聯儲內部的什麼叫炒外匯觀點也呈現出這種變化。克利夫蘭聯儲主席貝絲·哈馬克(Beth Hammack)表示,美聯儲已經接近減緩降息步伐的合適時機。美聯儲官員認爲,雖然經濟依然保持增長,但接近中性利率的水平讓進一步大幅降息變得更加困難。美聯儲的中性利率估算區間通常爲2.5%至4%,目前聯邦基金利率已接近4.6%。如果通脹繼續回落且勞動力市場未見疲軟,降息的動力可能會減弱。
從美國經濟數據來看,近期通脹和就業數據表現較強。美國11月通脹同比略有上升至2.7%,超出了美聯儲的目標2%,而11月非農就業新增22.7萬人,超出預期。此類數據使得市場對未來降息的預期有所減弱,甚至美聯儲的部分官員表達了對繼續降息可能引發資產泡沫的擔憂。
此外,特朗普政府的政策變化也可能對美聯儲的貨幣政策產生重大影響。景順首席市場策略師胡伯(Kristina Hooper)指出,特朗普政府的四項關鍵政策——放鬆監管、減稅、加徵關稅和限制移民,可能對經濟和通脹產生深遠影響。尤其是減稅政策,可能會刺激經濟增長並帶來通脹壓力,進而影響美聯儲的決策。
相比之下,中國的貨幣政策前景則相對明確。中國央行預計將在未來繼續降息,尤其是在12月的經濟工作會議上明確提出“實施適度寬鬆的貨幣政策”。市場預期,中國央行將在2024年繼續降息,1年期和5年期貸款市場報價利率(LPR)可能分別下降30基點和60基點。野村證券分析師則預測,央行將在2024年第一季度和第二季度分別降息15基點。
隨着中美貨幣政策路徑的不同,中美之間的利差正在快速擴大。截至12月17日,中國10年期國債收益率已降至1.72%,相比11月29日大幅下行近50基點。與此同時,美國10年期國債收益率則繼續上揚,報4.418%,導致中美利差擴大至接近270基點,創下2002年以來的最大值。這一變化引發了市場對中美經濟及貨幣政策差異帶來的潛在影響的關注,特別是在資本流動和匯率變動方面。
總的來說,儘管美聯儲本週預計將繼續降息,但未來的降息步伐可能放緩,市場對2025年降息的預期已經發生了調整。與此同時,中美利差的進一步擴大可能會對全球資本流動產生重要影響,投資者需要密切關注美聯儲政策和特朗普政府政策對經濟和通脹的潛在影響。


市場有風險,投資需謹慎。本文不構成個人投資建議,也未考慮到個別用戶特殊的投資目標、財務狀況或需要。用戶應考慮本文中的任何意見、觀點或結論是否符合其特定狀況。據此投資,責任自負。
本文地址:https://www.chtscam.com/html/72c8699841.html
版權聲明
本文僅代表作者觀點,不代表本站立場。
本文係作者授權發表,未經許可,不得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