歐洲央行再降息25基點,釋放政策轉向訊號,應對通脹與增長壓力並存挑戰

歐洲央行降息回應現實壓力,信號意味深長
近日,央行壓力歐洲央行宣佈將三大關鍵利率分別下調25個基點,再降脹與增長這是息基向訊自2024年6月啓動寬鬆週期以來的第八次降息。此舉雖符合市場預期,點釋對通但更關鍵的放政外匯支付商是,歐洲央行傳遞出當前貨幣政策或已臨近拐點的策轉信號。
歐洲央行行長拉加德在政策會議後表示:“我們正接近本輪貨幣政策週期的號應終點。當前政策路徑具備合理性,並存我們處於一個較爲有利的挑戰位置。”這番表態讓市場重新評估未來進一步降息的歐洲可能性。
通脹回落是央行壓力主要推動力
此次降息的直接原因是歐元區通脹明顯回落。數據顯示,再降脹與增長經歷三年高位運行後,息基向訊歐元區物價水平已出現穩定跡象。點釋對通根據央行預測,2025年整體通脹率將降至2.0%,2026年預計進一步回落至1.6%,主要受益於能源價格下行與歐元走強。學習入門
儘管部分官員認爲通脹已接近目標水平,但市場內部對未來走勢仍有分歧。葡萄牙央行行長森特諾警告,2025年初通脹可能跌破1%,重現疫情前的低通脹風險;而愛沙尼亞央行行長穆勒則表示,目前通脹情況穩定,無需擔憂價格失控或劇烈下行。
經濟增長疲弱,區域分化明顯
相比通脹,歐元區經濟復甦步伐更顯脆弱。最新預測顯示,2025年GDP增速爲0.9%,2026年爲1.1%。德國經濟預計連續第三年停滯,引發市場對整體復甦的擔憂。分析指出,一些優於預期的數據背後可能存在短期技術性扭曲,如企業爲規避美方新關稅進行集中出口。
不過,歐洲央行在聲明中強調,中期支撐因素依然存在,例如政府在國防與基礎設施方面的投資、居民實際收入提升與就業市場強勁等,這些將提升歐元區應對外部衝擊的能力。
外部挑戰猶存,政策需保持靈活
目前影響歐元區前景的不確定性,更多源自全球貿易摩擦的升級。美國威脅對歐盟商品徵收高額關稅,引發企業信心受挫。拉加德指出,貿易政策的不確定性短期內正壓制投資與出口活動。芬蘭央行行長雷恩更直言,當前政策模型難以預判貿易衝突可能引發的連鎖反應。
在這種背景下,市場認爲歐洲央行需保持政策彈性。德銀經濟學家沃爾表示,本次降息雖謹慎,但未來仍可能有寬鬆空間,尤其在全球需求疲軟、通脹持續低迷的背景下。德國智庫經濟學家託伯也指出,如果經濟無法穩步復甦,歐元區將面臨更長期的通脹偏低風險,持續寬鬆將成爲必要選項。
市場反應正面,資產或將受益
儘管挑戰重重,但市場普遍對歐洲央行的最新決策反應積極。滙豐資產管理的侯賽因·邁赫迪認爲,歐洲央行當前處境相對有利,通脹已回落至俄烏衝突前水平,在油氣價格走低與歐元走強的背景下,資產市場有望從中受益。


市場有風險,投資需謹慎。本文不構成個人投資建議,也未考慮到個別用戶特殊的投資目標、財務狀況或需要。用戶應考慮本文中的任何意見、觀點或結論是否符合其特定狀況。據此投資,責任自負。
本文地址:https://www.chtscam.com/html/91a9999809.html
版權聲明
本文僅代表作者觀點,不代表本站立場。
本文係作者授權發表,未經許可,不得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