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朗普證詞引發通脹預期震盪

隨着特朗普計劃於本週赴國會山發表證詞,以及備受關注的普證1月消費者物價指數(CPI)即將發佈,華爾街對於美國未來通脹走向的詞引關注愈發強烈。尤其是發通近期密歇根大學與紐約聯儲的兩份重要通脹預期調查,出現了罕見的脹預巨大分歧,令市場不禁產生疑問:哪個調查更能反映實際情況?期震央行要么搭救商品交易商
首先,密歇根大學的特朗消費者信心指數報告令人震驚。上週五,普證報告顯示消費者信心意外創下七個月來的詞引新低,同時,發通短期通脹預期大幅上升。脹預尤其是期震,消費者對未來一年的特朗通脹預期從3.3%激增至4.3%,這一數據令市場震動,普證債券交易員甚至開始預期美聯儲2025年可能僅降息一次。詞引更令人關注的是,這份調查中,外匯mt4手機平台下載民主黨支持者預計未來一年通脹將飆升至5.1%,而共和黨支持者則預期通脹率會降至0%。
不過,在本週一,紐約聯儲的調查顯示,雖然消費者對未來五年的通脹預期有所上升,達到了3%,但對未來一年的通脹預期保持不變,仍爲3%。這一結果相對較爲溫和,且與2024年5月以來的數據一致。儘管如此,密歇根大學與紐約聯儲的調查結果之間的巨大差異,仍然讓市場產生困惑。
有分析認爲,密歇根大學的結果可能受到了政治因素的影響,尤其是在兩黨之間的極端分歧。在這份調查中,民主黨和共和黨之間的通脹預期差距顯著。民主黨認爲,特朗普政府的政策將導致通脹失控,而共和黨則認爲特朗普能夠平抑通脹,甚至超越拜登政府的表現。
然而,紐約聯儲的調查也不完全“無懈可擊”。數據顯示,受訪者對未來一年包括汽油、食品、醫療等多類商品的價格上漲預期在上升,且不同羣體間的預期差異進一步擴大。尤其是在特朗普提出可能對貿易伙伴徵收新關稅的背景下,市場對於未來物價上漲的憂慮加劇。
當前的債券市場數據也表明,短期通脹預期仍高於長期預期,且這種差距達到了兩年來的最大值。盈虧平衡通脹率的變化反映出市場對於短期內物價衝擊的擔憂,尤其是在特朗普貿易政策可能引發再通脹的情況下。儘管如此,德意志銀行的策略師表示,關稅對物價的短期衝擊可能不會改變長期通脹預期。
一系列不確定因素使得市場情緒更加複雜。阿波羅全球管理公司的首席經濟學家Torsten Sløk警告稱,全面的貿易戰可能導致美國經濟出現滯脹。而安永首席經濟學家Greg Daco則預計,如果特朗普的關稅政策生效,美國GDP可能在2025年和2026年分別縮減1.5%和2.1%,同時第一季度的通脹率可能上升0.7%。
隨着1月CPI的臨近,市場對於通脹預期的分歧可能進一步加劇,投資者將密切關注即將發佈的數據以及特朗普政府的後續政策走向。


市場有風險,投資需謹慎。本文不構成個人投資建議,也未考慮到個別用戶特殊的投資目標、財務狀況或需要。用戶應考慮本文中的任何意見、觀點或結論是否符合其特定狀況。據此投資,責任自負。
本文地址:https://www.chtscam.com/html/95c1899886.html
版權聲明
本文僅代表作者觀點,不代表本站立場。
本文係作者授權發表,未經許可,不得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