USDA報告推動穀物期貨價格普漲 小麥、大豆、玉米等品種受供應緊縮預期提振

1月14日,美國農業部(USDA)發佈最新供需報告後,推動提振芝加哥期貨交易所(CBOT)穀物期貨市場出現顯著波動。穀物供應小麥、期貨大豆、價格緊縮玉米等主要品種價格普遍上漲,普漲普頓外匯受到供應緊縮預期的小麥提振,同時基差波動反映出不同地區的大豆等品需求和出口動態。以下是玉米預期各主要品種的市場表現及未來展望。
小麥:氣候風險與國際採購支撐價格
USDA報告發布後,種受小麥期貨價格走強,報告3月K.C.硬紅冬小麥合約漲至每蒲式耳5.60-1/4美元。推動提振這一漲勢主要由其他穀物價格上漲帶動,穀物供應同時美國中西部寒冷天氣加劇了市場對冬小麥產量風險的期貨擔憂。
國際採購需求同樣爲小麥價格提供支撐。價格緊縮約旦糧食採購機構宣佈計劃購買最多12萬噸小麥,而俄烏局勢持續對全球供應鏈產生影響,貴金屬交易平台美國小麥出口需求可能增加。國內基差方面,美國主要交割地點報價相對穩定,顯示當前國內需求未出現顯著波動。
大豆與豆粕:供應緊縮與中國需求提振市場
大豆期貨價格因USDA報告上調供應緊縮預期而強勢上漲,3月大豆合約達到每蒲式耳10.53美元,爲三個月高點。美國中西部部分地區基差走低,反映出農戶加快售糧步伐。豆粕市場同樣表現強勁,3月豆粕合約收漲9.50美元,至每短噸307.80美元。
中國進口需求持續活躍,USDA確認中國採購了19.8萬噸美豆,主要用於2月船期。此外,南美天氣惡化,特別是阿根廷的高溫乾旱,可能進一步限制大豆產量,增加美豆出口的依賴。
玉米:高點後現貨銷售加速
3月玉米期貨價格漲至每蒲式耳4.76-1/2美元,創一年高點。USDA報告將2024/25年度玉米產量預測下調至148.67億蒲式耳,低於此前預期,引發市場對庫存趨緊的擔憂,促使農戶加快現貨銷售。
儘管出口需求疲軟,中國臺灣MFIG集團發佈6.5萬噸飼料玉米的國際採購招標。此外,美國內河運輸的玉米駁船基差下跌,表明出口渠道供應較爲充足。
豆油:全球需求預期支撐市場
豆油市場受益於全球植物油需求,整體表現穩健。雖然美國海灣地區基差回落,但阿根廷天氣狀況推高了南美市場報價。市場預計2024/25年度全球豆油供應可能進一步收緊。
展望:供需博弈加劇市場波動
未來,CBOT穀物市場的主導因素將繼續圍繞供需平衡展開。短期來看,USDA報告反映的供應緊縮預期可能支撐價格,但需警惕高位後的技術性回調。國際貿易政策、氣候變化及主要生產國的產量動態將對市場走勢產生重要影響。
大豆及其相關產品可能受益於中國進口需求,而玉米市場需關注南美新季產量及出口動向。小麥價格或因全球氣候和國際採購活動保持強勢,但漲幅可能受其他穀物品種的表現限制。
投資者應密切跟蹤USDA報告更新、國際採購需求以及氣候變化,這些因素將在未來幾周內共同塑造CBOT穀物期貨市場的走向。


市場有風險,投資需謹慎。本文不構成個人投資建議,也未考慮到個別用戶特殊的投資目標、財務狀況或需要。用戶應考慮本文中的任何意見、觀點或結論是否符合其特定狀況。據此投資,責任自負。
本文地址:https://www.chtscam.com/html/4c1499981.html
版權聲明
本文僅代表作者觀點,不代表本站立場。
本文係作者授權發表,未經許可,不得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