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BOT穀物走勢分化,豆油上漲,玉米小麥承壓

3月19日(週三),CBOT穀物市場整體呈現分化格局。走勢玉米主力合約連續第二日下跌,分化收於4.56-1/2美元/蒲式耳,豆油受美國種植面積擴增預期影響。上漲小麥則因俄烏局勢緩和,玉米外匯騙局為什麼每月回錢黑海出口風險下降,小麥價格回落至5.59-3/4美元/蒲式耳。承壓大豆微跌0.1%,穀物至10.12美元/蒲式耳,走勢而豆油逆勢上漲,分化受到基金淨買入支撐。豆油外匯項目
玉米:種植面積增加施壓,上漲基差走強難改弱勢格局
市場數據顯示,玉米近5個交易日內,小麥商品基金增持玉米淨空頭28,500手,30日累計淨空頭達86,000手,爲2024年以來最高水平。這與S&P Global最新預測一致,該機構預計2025年美國玉米種植面積將增至9,430萬英畝,較1月預測上調80萬英畝,較去年同比增加370萬英畝。若3月31日USDA種植意向報告確認該趨勢,市場可能提前消化新作供應充裕的預期。
儘管基差走強,美國中西部農戶惜售情緒推動CIF海灣玉米3月船期基差升至67美分/蒲式耳(較前日+2美分),但出口FOB價格未同步上漲,反映國際買家對高價接受度有限。技術面上,玉米主力合約已跌破4.60美元/蒲式耳關鍵支撐,若無法迅速反彈,或下探4.45-4.50美元/蒲式耳區間。
小麥:俄烏局勢緩和壓制漲勢,現貨支撐跌幅受限
基金近5日增持小麥淨空頭7,500手,儘管總體空頭倉位仍低於玉米和大豆,但市場情緒偏向謹慎。俄羅斯同意暫停攻擊烏克蘭能源設施(但未達成全面停火協議),緩解了黑海地區出口中斷的風險。與此同時,美國硬紅冬麥(HRW)現貨市場受到作物評級下滑的支撐,堪薩斯州優劣評級降至48%。
需求端方面,日本MAFF確認採購12.2萬噸優質小麥,顯示結構性需求韌性;但約旦與敘利亞的小麥採購招標流標,表明高價已開始抑制部分市場的採購意願。此外,伊拉克宣佈計劃出口200萬噸國產小麥(數十年來首次),可能影響黑海地區的市場份額,但實際執行力度仍有待觀察。
技術面來看,小麥若進一步回落,可能測試5.50美元/蒲式耳支撐位,但美國HRW小麥的產量風險及高蛋白溢價(12%蛋白小麥升水+6美分/蒲式耳)可能限制跌幅。短期內,6.00美元/蒲式耳的心理關口仍是市場爭奪的焦點。
大豆:種植面積減少與壓榨需求疲軟拉鋸,豆油強勢
基金在過去30日增持大豆淨空頭35,500手,但近5日小幅回補500手,反映市場對USDA可能下調美豆種植面積的押注。S&P Global預計2025年美國大豆種植面積爲8,330萬英畝,同比減少380萬英畝,若該預測實現,美豆庫存消費比或降至6.5%以下。然而,目前南美大豆豐收壓力較大,巴西大豆CNF升水持續下降,抵消了部分供應緊張的預期。
此外,NOPA數據顯示2月美國大豆壓榨量創5個月新低,豆粕市場同步承壓。美灣豆粕出口溢價持平,部分國內加工廠下調報價,而歐洲FOB Rotterdam高蛋白豆粕價格下降2美元/噸至299.60美元/短噸。基金增持豆粕淨空頭7,000手,反映市場對全球飼料需求疲軟的擔憂。
豆油走強,受能源需求支撐
儘管美國國內豆油庫存較高,但生物柴油需求預期推動基金增持豆油淨多頭1,500手(近5日回補部分空頭)。此外,CME計劃推出歐洲菜籽油現金結算合約(掛鉤Argus荷蘭價格指數),可能吸引跨品種套利資金流入油脂板塊,進一步推升豆油價格。
未來市場展望:關注關鍵因素
- 玉米與小麥: 俄烏局勢發展與美國天氣情況將成爲關鍵變量。若停火範圍擴大,黑海地區出口恢復可能加速穀物價格回落;反之,美國平原乾旱或推高小麥價格。
- 大豆市場: 關注南美物流情況及美國種植意向報告對市場的影響,豆油有望因能源政策預期繼續跑贏豆粕。
- 技術面關鍵價位: 玉米4.50美元/蒲式耳、小麥5.50美元/蒲式耳、大豆10.00美元/蒲式耳爲重要心理關口,跌破這些位置可能觸發程序化賣盤。
整體來看,穀物市場短期仍受地緣政治、天氣及美聯儲政策影響,投資者需密切關注即將發佈的USDA種植意向報告,以判斷未來供應格局的變化。


市場有風險,投資需謹慎。本文不構成個人投資建議,也未考慮到個別用戶特殊的投資目標、財務狀況或需要。用戶應考慮本文中的任何意見、觀點或結論是否符合其特定狀況。據此投資,責任自負。
本文地址:https://www.chtscam.com/html/7d1399979.html
版權聲明
本文僅代表作者觀點,不代表本站立場。
本文係作者授權發表,未經許可,不得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