UC Investing前身竟是Lilium百合外匯?!億級資金盤曝光

外匯交易商 2025-07-23 21:54:21 74127

最近,身竟有一家新的百合資金盤打着“金融科技”“外匯託管”的噱頭正在大肆萌芽,在紹興,外匯重慶各地拉攏投資者入金,億級還有用戶曝光稱這家名叫UC Investing的資金企業曾經的前身就是Lilium百合外匯,今天我們就來徹底剖析一下UC Investing,盤曝翡翠掛件看看它們是身竟如何包裝自己,僞造成合規平臺來吸引無數投資者的百合。UC Investing

什麼是UC Investing?

​UC Investing(全稱:UNITY CENTRE INVESTING PTY LTD)是一家成立於2024年的“全球金融科技公司”,總部宣稱位於美國新澤西州。億級但是資金我們並沒有在新澤西州稅收局找到UC Investing的註冊信息。UC Investing宣稱專注於外匯交易和財富管理,盤曝但是身竟這些只是它們的包裝而已。

UC Investing前身竟是Lilium百合外匯?!億級資金盤曝光

並沒有在新澤西州稅收局找到UC Investing的百合註冊信息

根據whois和Semrush的查詢,​UC Investing網站的外匯註冊時間很新,而且流量也非常低。

UC Investing網站的註冊時間很新流量非常低

那麼它們是怎麼樣能夠做到聚集這麼一大波人來搞資金盤的呢?

UC Investing的網站與社媒:到底是爲誰服務?

網站問題

UC的網站和社媒給TraderKnows的感覺都非常奇怪,首先是在谷歌當中搜索UC Investing,我們找了半天都沒有其官網,最後在第二頁找到了UC Investing的官網。

其次就是這個網站看起來製作非常粗糙,一個網站單頁,幾乎全是對UC的項目介紹,瀏覽下來根本沒有任何的關鍵信息,配圖也是AI生成的,整個網站就像一個擺設,一個想要讓用戶買單的網站,至少得包含更多的元素,比如你們是Axe資本做所謂的外匯託管服務,那你們是怎麼賺錢的,你們的團隊實力怎麼樣,還有入金出金方式,註冊賬戶按鈕,等等等;總之光只瀏覽這個網站,我相信沒有人會爲此買單。

UC Investing的官網

從上述這些證據就可以推斷:UC一定不是通過運營網站來聚集資金盤的。

社交媒體

再說說UC Investing的社媒,也是很奇怪,首先就是社媒的粉絲數量,基本都有兩三千個粉絲,而Ins每條推文的點贊都能夠精準控制在100個左右,而推特則是無人問津,在發佈希望用戶加入社羣的邀請推文當中,既沒有說是哪個平臺的社羣,也沒有給出鏈接,這讓用戶去哪加入?

Ins每條推文的點贊都能夠精準控制在100個左右推特則是無人問津

綜上這些情況都讓TraderKnows覺得,UC在海外的運營與宣傳,都是擺設,真正的目標還是瞄準在中國地區的投資者。UC Investing更可能的是在線下通過被洗腦的一個個投資者拉的一個個身邊人,代理組建的一個個微信羣,最終構建起了這樣的一個資金盤。

做夢纔能有的離譜收益率

UC Investing宣稱月化收益率能達到10%-30%,讓我們把這個收益年化一下。

  • 10%月化 ➜ 年化=(1+0.10)^12‑1≈214%
  • 30%月化 ➜ 年化=(1+0.30)^12‑1≈2229%

這樣相信各位應該都能看懂了,你把錢放在UC Investing裏面,一年最少翻兩倍!注意是最少,最多能翻22倍!

UC Investing宣稱月化收益率能達到10%-30%

巴菲特現在九十四歲,假如他二十歲接觸到UC Investing,跟UC的CEO說我只拿最低的10%月化,淺淺投入1000美元試試水然後放在腦後不管了。

到今年他突然想起來並找到了自己的UC賬號,那麼他的賬裏有多少錢呢?

答案是5.7 × 10³⁹美元,整個地球一年的GDP也才1 × 10¹⁴美元,小小地球看都不用看了,因爲這個資產可能都可以把全宇宙的的財富上限幹穿。 世界任何一個市場,只要巴菲特提出萬分之一投進去,價格直接崩潰,巴菲特也要崩潰了,這74年的努力到底算什麼?賺的還不如UC Investing的一根,他們才配叫股神,全宇宙的股神!

UC Investing到底有沒有監管?

先說結論,肯定是沒有監管的,如果真的有非常嚴格的監管與資金保護,怕是跑路的時候真的要把褲衩子賠光,下面就一一分析UC Investing製造的虛假監管外衣。

ASIC牌照

瞭解監管的朋友或者哪怕是不經常參與外匯交易的人可能都會知道ASIC的大名,因爲澳大利亞證券和投資委員會(ASIC)不論是從公信力,還是監管力度,都是比較受到大衆認可的存在,但是UC Investing並沒有拿到ASIC的主牌照。

UC Investing拿到的是AR牌照,什麼是AR牌照呢,簡而言之就是持有ASIC主牌照的企業爲其授權的企業頒佈的牌照。

近些年來 ,出現了很多持有ASIC主牌照的企業私下售賣AR牌照的情況出現,出現這種情況的很大一部分原因就是因爲像UC Investing這樣的企業沒有實力拿到ASIC牌照,但是又想用主流的監管機構包裝自己,所以會尋求購買AR牌照,這也就不奇怪UC Investing一直標榜自己是ASIC監管,但是隻字不提自己只是AR牌照的情況了。

UC Investing拿到的是AR牌照

那AR牌照是否有監管呢?TraderKnows可以在這裏明確告訴各位是沒有的,AR牌照並不直接受ASIC監管,而主要監管責任是落在持牌人(就是提供AR牌照的公司)身上,是一個間接的監管責任,而這種大概率是通過私下購買得到的牌照,連監管都不是政府直接監管,根本無法保證投資者的資金安全和企業的合規性。

AR牌照並不直接受ASIC監管

引用資料:

ASIC’s AFS licensee crackdown: lessons learnt from Lanterne and RI Advice

Who we regulate

MSB牌照

UC Investing宣稱正在申請MSB牌照和NFA,NFA的情況之後會提到,MSB牌照是目前市面上很多資質不是很好的企業想要申請監管牌照的選擇,但是MSB牌照也不等同於監管,我拿一張MSB的牌照給大家打個比方。

一張MSB的牌照

上面就是一張受到MSB監管的經紀商持有的MSB牌照,我們可以清晰的看到上面寫明的MSB Activities,持有MSB牌照的經紀商可以從事:支票兌現,外匯交易,郵政匯票發行與銷售,旅行支票發行與銷售,匯款,預付費接入銷售。

這裏有用戶看到了可以從事外匯交易,可能會覺得這明擺着就是可以進行外匯交易,爲什麼說沒有監管?

下面還有一段,標明瞭MSB牌照可以從事的區域,可以看到基本都是在各大美國洲,其中也包括美屬薩摩亞、關島、北马里亞納羣島等,但是沒有提到美國之外的地方。

UC Investing的網站,社媒,明顯都不是爲了服務英語地區的人做的,而且現在UC還在中國大肆宣傳攬客,百度都是他們的公關稿,所以哪怕真的UC Investing取得了MSB牌照,他們這樣的運營行爲也是不受到任何監管的。

UC Investing的前身疑似爲LILIUM百合外匯

有用戶在和我們聊天的過程中提到,UC Investing的前身是之前大名鼎鼎的百合外匯;TraderKnows翻遍了網絡,雖然並沒有找到UC Investing前身就是百合外匯的證據,也沒有找到相關人員參與百合外匯同時也在參與現在的UC Investing的騙局,但是給TraderKnows感覺百合外匯的騙局模式、宣傳造勢方式,都很像現在的UC Investing。

UC Investing的前身疑似爲LILIUM百合外匯

相似的虛假監管

與UC Investing的AR牌照類似,LILIUM百合外匯當時也是弄了個FCA牌照來欺騙投資者,LILIUM百合外匯實際註冊了一個PSD的公司類型,拆開來看就是Payment Services Directive(支付服務機構),試問誰家支付服務機構能搞外匯啊!而且還是這樣搞。

LILIUM百合外匯當時的FCA註冊百合外匯在FCA註冊爲Payment Services Directive

還有宣稱的NFA監管,能夠獲得美國NFA機構監管的,全世界不超過十家,這幾家都是像嘉盛,Oanda這種超大型的經紀商,LILIUM百合外匯根本不可能也沒有實力了獲得NFA的監管,最多是在NFA填寫取得一個工商註冊而已。

百合外匯宣稱的NFA監管LILIUM百合外匯的宣傳文件

相似的運作模式

這兩家在營銷過程當中展示出的運作模式也極其相似,都存在分享收益、管理/團隊收益還有手續費返佣,有多像呢,我們簡單拿一張圖就很明確了。

UC Investing的運作模式LILIUM百合外匯的運作模式LILIUM百合外匯的運作模式(2)

圖1是UC Investing,圖2、3是LILIUM百合外匯,幾乎看不出任何區別。

LILIUM百合外匯的結局,資金盤騙局的經典結局

這種非常明顯的資金盤套路TraderKnows也不是第一次爲大家揭露了,最後就是最常規的無法出金接跑路的套路。根據網上受害者所述,22年7月18日,LILIUM百合外匯系統數據全部歸零;7月17日發公告,經典的CEO被查或者公司問題(資金盤老套路)說是CEO由Thompson接替(不知道是不是UC現在這個),然後未經用戶同意就把投資者的血汗錢統統轉成分逼不值的數字股權。

7月17日發公告,經典的CEO被查或者公司問題這不就是欺負老實人嗎

在通知發完之後的7月18日,LILIUM還給用戶開會,說想要激活賬戶還得入500u(差不多3500人民幣),公司那邊才能做貸款抵押,意思就是想要拿你們自己的錢?再交500u!這是明擺着臨走還得收割一波的架勢,從投資者身上刮的油水還不夠多,臨走還得打包帶走一點。現在的LILIUM百合外匯的官網(lilium-markets.com)也已經就關網了。這場資金盤鬧劇也以最後沒有結果而告一段落。

UC Investing的團隊:投資專家?都是演員!

讓我們把視線再轉回UC Investing,和之前的百合外匯一樣,UC Investing也是有一個全是外國人的團隊,其中爲首的Shawn Thompson更是宣稱有20年國際金融經驗,還是前摩根大通和高盛高管,如此牛逼的人物,谷歌上根本沒有任何蹤跡,領英也沒有,這根本不匹配UC Investing的聲明;UC的CFO Lucas Lehman也是如此。

UC Investing的團隊

最明顯的就是宣傳視頻裏了,每一個人都不是盯着採訪鏡頭在回答,而是死死盯在一個位置,更像是在唸稿。

演員盯着一個地方念稿演員盯着一個地方念稿(2)演員盯着一個地方念稿(3)

看百合外匯之前的操作就知道了,外國團隊永遠都是隻存在於鏡頭前,與投資者直接面對面溝通的永遠不是這些人。這樣做的好處一是通過外國“管理層”的面孔打造的國際化公司會讓投資者放鬆警惕,認爲企業實力強大,二是以外國團隊替代幕後真實的資金盤團隊,能夠幫助掩蓋身份,東窗事發方便跑路,還方便以原班人馬繼續開展下一個資金盤的收割。

UC Investing的合作伙伴:到底是真是假?

在UC發的很多公關稿當中,我們可以看到大致有兩家企業參與了UC Investing的“合作”,甚至還有簽約儀式照片;這兩家”合作企業“分別是EVERMORE GROUP和SOLOMON PARTNERS,那麼這兩家企業真的參與了UC的項目嗎?還是這又是UC的”奧斯卡“演出團隊演的一出好戲?

UC Investing的合作伙伴UC Investing的合作伙伴(2)

EVERMORE GROUP:一家名存實亡的企業

在谷歌當中搜索EVERMORE GROUP我們並未找到什麼有價值的信息,因爲跳出來的是一家也叫EVERMORE GROUP的能源企業,他們的主要項目是開發和管理能源資產,打個比方來說開發發電站的項目就和該公司有關;這肯定不是會投資UC或者達成合作的企業。

能源企業EVERMORE GROUP

我們在UC Investing的官網上面看到合作伙伴當中有一個叫做EVERMORE GLOBAL ADVISORS的企業,這可能就是UC公關稿當中所提到的EVERMORE GROUP。

UC Investing的官網上面看到合作伙伴當中有一個叫做EVERMORE GLOBAL ADVISORS

我們也嘗試在谷歌上面查找,發現現在這家企業已經被打上了暫時關閉的字樣,官網evermoreglobal.com也已經關閉,但是比如彭博社這些網站還有一些EVERMORE GLOBAL ADVISORS的企業資料。

這家企業已經被打上了暫時關閉的字樣官網evermoreglobal.com也已經關閉

試問現在這樣一家已經暫時關閉的企業是怎麼能夠做到和UC合作的?

SOLOMON PARTNERS:知名投行,但不投資

UC列出的另外一家合作企業SOLOMON PARTNERS倒是確有其人,但是麻煩下次編合作伙伴也要做做背景調查好不好,SOLOMON PARTNERS是一家非常知名的投資銀行,自2016年起成爲加拿大國家銀行金融(National Bank Financial, NBF)的子公司。

SOLOMON PARTNERSSOLOMON PARTNERS官網

投資公司和投資銀行,雖然都是投資,但是公司的功能和定位卻是天差地別,投資銀行主要是提供金融相關比如融資,IPO等顧問服務,而投資公司則是通過自己公司的資金或者客戶資金直接進行投資。

投資公司和投資銀行的區別

也就是說SOLOMON PARTNERS作爲一家投資銀行,是不可能拿錢去投資UC Investing的,所以UC想要假裝合作發佈公關稿裝樣子,起碼得找一家正規的投資公司來。

線下集會:資金盤的必要條件

最近UC Investing的團隊開始頻頻發力,在紹興、重慶等地發起名爲培訓營的計劃,實則就是線下集會爲了更好的收割投資者的錢財;線下集會非常方便煽動氣氛,以及話術洗腦,在這樣一個集體都積極參與的環境下,很容易帶動無辜投資者的氣氛,再加上“今天入金立即返XX%”等壓迫的話術出現,更會讓人覺得,今天不投錢我就血虧的感覺。

UC Investing在紹興培訓營的計劃UC Investing在紹興的培訓營計劃

UC甚至還弄出了一套大學訓練營的項目,整個項目據說要持續到2026年,最後以在美國的交易所啓動大會作爲結束,這個項目噱頭更加足,你至少得是IB纔可以參加,營造這樣的稀缺感,“圈層優越感”,表面上肯定會讓一些普通的投資者趨之若鶩想要成爲IB,實則是UC篩選優質對象的套路。

UC弄出的一套大學訓練營項目

最佳金融科技經紀商:這個獎項真的有含金量嗎?

UC Investing還曬出了在今年在香港某金融展會所獲得的獎項:最佳金融科技經紀商,但是這些獎項根本沒有任何的含金量,屬於是三無獎項:無用戶參與,無投票環節,無權威機構背書。我們在曾經OAM的文章裏面已經指出,這些獎項都是給錢就上的,之前Exness和Vantage就作爲贊助商的身份參加展會並獲得獎項,這不就是花錢買裁判嗎?

所以這種藉助獎項包裝的“合規平臺”大家一定要小心再小心,有獎並不代表這個平臺是合規的,是能夠保障投資者資金安全的。

UC Investing在今年在香港某金融展会所获得的最佳金融科技经纪商奖项

總結

面對UC Investing打造的鏡花水月的騙局,投資者們要練就一雙火眼金睛,如此高的收益加上千篇一律的運營手段一定是資金盤騙局。

目前這個盤子纔剛剛開始,希望看到這篇文章的投資者,或者準備往UC Investing入金的一定要及時遠離,不要被投資者的話術和身邊鼓勵你投資的“朋友”矇騙。

風險提示及免責條款

市場有風險,投資需謹慎。本文不構成個人投資建議,也未考慮到個別用戶特殊的投資目標、財務狀況或需要。用戶應考慮本文中的任何意見、觀點或結論是否符合其特定狀況。據此投資,責任自負。

本文地址:https://www.chtscam.com/html/04d8599910.html
版權聲明

本文僅代表作者觀點,不代表本站立場。
本文係作者授權發表,未經許可,不得轉載。

全站熱門

WXJTSS交易平臺測評:高風險(詐騙嫌疑)

「裝修門」調查升級!鮑威爾主動請求審查總部翻新支出,聯準會風波愈演愈烈

韓國央行警告關稅與地緣風險或推高通脹,承諾密切監測物價以穩定經濟

日本誓言全力緩解美方關稅衝擊 稱繼續談判維護國家利益

Trade Republica合規嗎?是否是詐騙?

公司股票期權委員會(Stock Option Committee)是什麼?關於公司股票期權委員會的幾個常見問題

特朗普關稅引發的通脹恐慌退潮,美聯儲調查顯示美國民眾預期穩定

美財長貝森特預計特朗普7月4日前簽署稅改法案,聯準會換帥計劃同步提上日程

友情連結

客服(telegram):@fxscam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