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BOT穀物期貨市場波動加劇,投機資金增持支撐走勢,玉米、大豆、小麥等品種表現分化

1月15日,CBOT穀物期貨市場呈現出明顯的期貨分化態勢。玉米和大豆在經歷此前的市場價格上漲後因農戶現貨銷售增加而小幅回調,小麥期貨則在國際需求支撐下保持穩定。波動最新美國農業部(USDA)報告引發了供應趨緊的加劇預期,爲近期市場波動提供了背景。投機外匯做市商同時,資金增持支撐走勢種表大宗商品基金連續三日增持主要穀物品種的玉米淨多頭頭寸,爲市場提供了一定的大豆等品支撐。
玉米:高位回調,小麥現分但供應趨緊支撐價格
近期CBOT玉米期貨價格觸及一年高位後小幅回調。穀物美國農業部調低了2024年玉米收成和年末庫存的期貨預期,這一消息推動了早前的市場價格上漲。然而,波動隨着價格高企,加劇農戶積極進行現貨銷售,補充了出口供應鏈,令價格承壓。國際市場方面,投資外匯中國臺灣MFIG採購團招標採購6.5萬噸動物飼料玉米,可能來源包括美國、阿根廷、巴西或南非,顯示國際需求仍然穩固。
未來展望中,儘管農戶銷售對價格造成壓力,但投機性資金的支持和供應趨緊的基本面或令玉米價格維持偏強走勢。不過,需關注阿根廷天氣好轉可能帶來的全球供應改善影響。
大豆:需求分化壓制漲勢
CBOT大豆期貨在觸及三個月高點後出現回調。儘管美國連續兩日向中國銷售19.8萬噸大豆,但中國買家近期更青睞價格低廉的巴西新作,對美國大豆的需求減少。與此同時,美國國內12月大豆壓榨產量創新高,導致豆粕供應過剩,進一步壓制了基差表現。NOPA數據顯示,12月大豆壓榨量同比增長5.2%,達到2.055億蒲式耳。
展望未來,阿根廷天氣的改善可能緩解供應緊張的預期,抑制價格上漲。同時,基金淨多頭的增加顯示市場情緒依然樂觀,但需求分化可能繼續對價格形成抑制。
豆油與豆粕:供需失衡對市場構成壓力
豆油和豆粕市場近期承壓。豆粕基差因供應過剩而走弱,美國國內新增的壓榨產能進一步加劇了供應問題。1月14日,豆粕3月期貨下跌至405.8美元/短噸。儘管豆油市場的投機性資金淨多頭增加,但供應充裕的背景限制了價格反彈空間。此外,巴西新作即將進入市場,可能對美豆油出口構成競爭。
短期內,豆油和豆粕的價格走勢將受到壓榨產量和國際需求的雙重影響,市場對庫存的消化能力是關鍵。
小麥:國際採購支撐市場穩定
小麥市場表現相對穩定。日本農業部門計劃採購13.28萬噸食品級小麥,而約旦則完成6萬噸硬質小麥採購,國際需求爲市場提供了支撐。此外,美國國內硬紅冬小麥(HRW)基差受天氣波動影響,但冬季凍害風險有限。KCBT 3月小麥期貨微漲至6.61-1/4美元/蒲式耳,反映出市場對當前供需關係的謹慎態度。
投機性資金的增持也爲小麥價格提供了一定支撐,但短期內缺乏顯著上行動力。
市場趨勢展望
整體而言,CBOT穀物市場短期內仍將受投機資金、基差變化和國際貿易動態的主導。玉米和大豆價格回調爲後續上漲積蓄動能,但需警惕阿根廷供應預期改善的潛在利空影響。豆粕和豆油因供需失衡限制反彈空間,而小麥在國際採購的支撐下或能保持相對穩定。投資者需密切關注天氣變化和全球貿易格局對市場的進一步影響。


市場有風險,投資需謹慎。本文不構成個人投資建議,也未考慮到個別用戶特殊的投資目標、財務狀況或需要。用戶應考慮本文中的任何意見、觀點或結論是否符合其特定狀況。據此投資,責任自負。
本文地址:https://www.chtscam.com/html/6d1499979.html
版權聲明
本文僅代表作者觀點,不代表本站立場。
本文係作者授權發表,未經許可,不得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