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非農數據提振美元指數,美股震盪引發全球市場波動,亞洲股市面臨挑戰

上週五(1月10日),最新發布的非農美國非農就業數據大幅超出市場預期,推動美元指數衝至110關口,數據市場同時引發美股大幅回調,提振挑戰拖累全球市場情緒。指數震盪分析人士認爲,引發亞洲全球有名的外匯交易商亞洲股市在一季度可能面臨外部壓力,全球震盪加劇。波動
非農數據強勁推動美元與美債收益率上漲
2024年12月,股市美國非農就業人數增加25.6萬,美國美元美股面臨遠高於預期,非農失業率下降至4.1%。數據市場就業市場的提振挑戰強勁表現導致市場對美聯儲2025年降息的預期大幅下降。高盛預計,指數震盪美聯儲全年或僅降息一次,引發亞洲而部分分析師甚至認爲美聯儲可能維持現有利率不變。這一數據推動美元指數飆升至109.7,逼近110的心理關口,同時10年期美債收益率升至4.762%,mt4平台怎麼入金創近期新高。
美元走強壓制非美元貨幣表現。英鎊、歐元、日元和加元等主要貨幣普遍下跌,離岸人民幣兌美元收於7.3576。美元強勢預期短期內難以扭轉,令新興市場貨幣承受更大壓力。
美股高估值引發回調擔憂
受強美元及利率上升影響,美股上週五大幅下挫。標普500指數收跌1.54%,至5827點,跌破5880點的技術支撐位。當前美股市盈率已達歷史高位,遠期市盈率接近21倍,引發投資者對估值偏高的擔憂。
儘管如此,華爾街對美股仍抱有樂觀態度。高盛預計標普500指數年內或達到6600點,部分激進預期甚至將目標調至7000點。然而,高盛研究也指出,高估值往往伴隨更大的回撤風險,未來美股走勢將更多依賴於企業盈利的實際表現。
亞洲股市波動風險增加
在美股回調和美元走強的雙重壓力下,亞洲市場波動加劇。上週,MSCI亞太(除日本)指數下跌1.4%,其中中國A股、港股和印度股市表現疲弱,跌幅達3%~4%。相比之下,韓國股市反彈3%,臺灣、澳大利亞和新加坡股市表現穩健。
機構分析認爲,亞洲市場一季度波動或因以下因素加劇:一是美聯儲政策不確定性和美元強勢對資本流動的影響;二是即將上任的特朗普政府可能帶來的貿易政策變動;三是亞洲部分市場估值高企與盈利能力的不匹配。特別是港股因外部消息衝擊表現更爲脆弱,騰訊控股等龍頭企業股價近期波動顯著。
政策刺激或成亞洲股市穩定因素
儘管短期波動加劇,機構對亞洲股市中長期前景依然樂觀。國內經濟復甦潛力和政策支持成爲市場關注的焦點。A股當前市盈率僅約12倍,低於全球主要市場水平,同時盈利增長預期達到13.6%,僅次於美股。機構預計中國政府將在2025年進一步出臺刺激消費的政策,以提振內需,增強投資者信心。
消費領域被認爲是未來增長的關鍵動力。政策推動的“以舊換新”已在2024年刺激家電、汽車等領域增長。若類似政策持續出臺,將爲經濟復甦託底,並有望提振資本市場表現。
綜合來看,美國非農數據帶來的市場波動短期內可能持續,而地緣政治和政策變化將成爲影響全球市場走向的重要變量。亞洲股市需在外部壓力與內部復甦之間尋找平衡,投資者需密切關注宏觀政策與市場動態。


市場有風險,投資需謹慎。本文不構成個人投資建議,也未考慮到個別用戶特殊的投資目標、財務狀況或需要。用戶應考慮本文中的任何意見、觀點或結論是否符合其特定狀況。據此投資,責任自負。
本文地址:https://www.chtscam.com/html/04d8699909.html
版權聲明
本文僅代表作者觀點,不代表本站立場。
本文係作者授權發表,未經許可,不得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