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特爾收購傳聞被否,股價大跌7%

近日,關於臺積電(TSM.US)、爾收英偉達(NVDA.US)等芯片巨頭聯合收購英特爾(INTC.US)芯片製造業務的購傳傳聞甚囂塵上。然而,聞被臺積電與英偉達最高管理層紛紛出面否認該消息,否股使市場對所謂的英特外匯黃金交易平台排名“芯片巨頭財團馳援英特爾”的報道產生強烈質疑。受此影響,爾收英特爾股價在週三(3月19日)大跌近7%。購傳
高層否認收購傳聞,聞被市場質疑報道真實性
在加州聖何塞舉行的否股英偉達年度開發者大會(GTC)新聞發佈會上,英偉達首席執行官黃仁勳(Jensen Huang)面對記者提問時明確表示,英特公司未曾被邀請加入任何收購英特爾芯片製造工廠的爾收財團。黃仁勳直言:“沒有人邀請我們參與收購,購傳也許有個財團,聞被但我們並不知情。否股”
與此同時,臺積電董事劉鏡清也向媒體表示,臺積電董事會從未討論過收購英特爾芯片製造部門的相關事宜。這一表態進一步推翻了此前市場關於臺積電聯合英偉達、外匯交易商排行榜AMD、博通等芯片巨頭共同收購英特爾芯片製造資產的傳聞。
市場人士指出,自今年2月以來,關於英特爾尋求分拆芯片製造業務的消息持續發酵,一度推動英特爾股價飆升超25%。如果市場傳聞屬實,英特爾可能會獲得鉅額現金流注入,有助於擺脫長期的經營困境。然而,隨着臺積電和英偉達高層的否認,市場對這些報道的真實性產生質疑,並認爲其可能是影響市場交易的“Fake News”。
英特爾芯片製造業務持續虧損,面臨技術瓶頸
英特爾近年來在芯片製造領域面臨嚴峻挑戰,尤其是在先進製程方面與臺積電、三星的競爭日益激烈。其芯片代工業務在最近一個季度僅實現45億美元營收,同比下降13%,其中大部分收入仍依賴內部業務,且長期處於虧損狀態。英特爾第四季度淨虧損達1.3億美元,而去年同期則實現26.7億美元的淨利潤,業績壓力巨大。
在先進製程領域,英特爾依賴臺積電代工3nm AI PC芯片,而全球5nm及以下工藝的AI芯片製造幾乎由臺積電主導,三星僅佔小部分市場份額。臺積電預計將在2025年量產2nm芯片,進一步拉開與英特爾的技術差距。
美政府推動芯片製造迴流,臺積電加碼美國投資
美國政府近年來大力推動芯片製造業迴流本土,並對外加強半導體供應鏈管控。臺積電積極響應,在亞利桑那州投資超1000億美元建設先進晶圓廠,其中一家工廠已完工,今年有望爲蘋果(AAPL.US)代工舊款A系列芯片,第二家工廠預計2028年投產。臺積電近期還與英偉達就Blackwell架構AI GPU的生產計劃展開討論。
儘管臺積電和英偉達已成爲全球最重要的芯片製造和設計巨頭,但兩家公司明確表態不會接手英特爾的芯片製造業務,進一步證明“芯片巨頭聯手馳援英特爾”的傳聞並無事實依據。在資本市場上,這一澄清使英特爾股價遭受重創,顯示市場對其未來發展仍持謹慎態度。
結論:收購傳聞落空,英特爾挑戰依舊
英特爾近年來在芯片代工業務上持續虧損,並面臨技術追趕的壓力,市場曾期待臺積電和英偉達等行業巨頭組建財團對其進行資金和技術支持。然而,隨着雙方高管公開否認相關傳聞,這一可能性基本破滅。
英特爾未來仍需依靠自身改革和美國政府的支持來扭轉局勢,而其在先進製程芯片領域的競爭力仍面臨不確定性。隨着臺積電、三星在2nm及以下製程上的推進,英特爾要想重回芯片製造主導地位,仍有很長的路要走。


市場有風險,投資需謹慎。本文不構成個人投資建議,也未考慮到個別用戶特殊的投資目標、財務狀況或需要。用戶應考慮本文中的任何意見、觀點或結論是否符合其特定狀況。據此投資,責任自負。
本文地址:https://www.chtscam.com/html/89a8199829.html
版權聲明
本文僅代表作者觀點,不代表本站立場。
本文係作者授權發表,未經許可,不得轉載。